10月17日,济南市半导体、空天信息产业高价值技术成果本市转化对接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强化基金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以需求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充分集聚人才、资本、平台、技术等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活动由济南市科技局、历城区政府主办,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同志到会指导并发表致词,历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续明同志出席。各区县(功能区)科技管理部门、部分高校院所和企业、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代表,约100人参加活动。
会上,济南财金集团马莉莎、济南晶谷研究院副院长孙涛分别对济南融合融资服务平台“泉融通”、新一代半导体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进行了推介。本次活动中共有济南利诚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晶谷研究院等单位的12个项目进行了签约。其中,山东晶镓半导体有限公司入驻新一代半导体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依托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研发的最新GaN单晶生长与衬底加工技术成果,开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单晶衬底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为电子、通信、计算等多个行业提供基础支撑,有助于塑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次大会共有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济南分行等金融机构,山东大学、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青岛晶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1个项目了进行路演。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外专局局长黄波同志在致词中表示,济南市在空天信息前沿科技领域积累了丰厚的创新资源基础,已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大领域布局,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形成了由材料、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环节构成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此次举办空天信息、半导体产业高价值技术成果本地转化对接会正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促进多方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希望历城区借助此次宝贵机会,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特色产业优势,助推全市半导体产业和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波同志指出,当前省会济南面临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城市建设模式正在由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凸显和紧迫。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在工作导向上,要强化“融合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金融服务、教育资源和高端人才深度融合,通过推动要素资源整合集聚、融通互补和协同发展,助力关键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实现路径上,要围绕“创新求实”抓落实,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围绕产业干,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建圈强链、未来产业抢占赛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坚持对上争取干,加快推进“中科系”落地院所和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更多全国、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布局,争取电磁、激光等重大平台升级为国家科学装置。坚持投入产出干,积极推进科技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区分重大平台项目“拨改投”和科技计划项目股权投资两个层级,探索多元投入方式,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目标定位,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在优化生态上,要构建“勇挑大梁”工作体系,以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建立“科技委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推进、具体岗位落实指标”的责任体系。结合筹划和推进“十五五”规划落实,研究制定济南市科技创新抓攻关、强产业、引人才、促转化“一揽子”政策,逐步构建配套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结果导向上,要实现“三个走在前列”目标,即:走在全市前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提振精神、严实作风,提高标准、加快节奏”的工作作风,持续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努力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勇当全省排头,按照科技强省战略部署,找准自身工作定位,主动承接重大项目,推进实施重大工程,全力完成重大任务,奋力在工作创新落实上勇当排头。力争全国上游,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济南都市圈等国家战略机遇,统筹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资源,力争将济南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始科技策源地、产业引领示范地、创新驱动枢纽地,全面提升我市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水平。